浙江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核心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气象灾害频发,同时兼具海洋性气候的温润优势。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年均气温15~18℃,年降水量980~2000毫米,光照充足但灾害性天气多发,是中国自然条件优越但气候波动显著的地区之一。
-
四季分明,温差适中
浙江春季阴冷多雨,平均气温13~18℃,降水320~700毫米,易发倒春寒;夏季炎热湿润,气温24~28℃,受台风和副热带高压影响,暴雨与干旱交替;秋季冷暖变化大,降水210~430毫米,多锋面雨;冬季晴冷干燥,气温3~9℃,寒潮和雨雪是主要灾害。 -
雨热同步,资源丰富
5~6月梅雨期集中全年大部降水,7~8月伏旱常见。年日照1710~2100小时,≥10℃积温4700~5600℃,无霜期长达230~270天,适宜农作物生长,但需防范旱涝急转。 -
海洋调节显著
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温湿度优于同纬度内陆,年温差较小。但台风、风暴潮频发,年均直接登陆或影响的台风约3~4个,带来强风暴雨。 -
地域差异明显
降水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西南山区年降水量达1900毫米,东北沿海仅1100毫米。金衢盆地和杭嘉湖平原易发干旱,东南沿海则多台风灾害。 -
气象灾害频繁
主要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洪涝、伏秋干旱、寒潮等,其中台风影响概率居全国前列,7~9月为高发期;梅雨期易引发山洪,冬季寒潮可导致低温冻害。
浙江气候既孕育了“鱼米之乡”的丰饶,也需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合理利用光热水资源、加强灾害防御是保障区域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