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现状主要体现在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及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具体如下:
-
气温持续上升
自19世纪末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约1.1-1.2摄氏度,其中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升温趋势明显。北极地区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
极端天气事件加剧
极端高温、暴雨、干旱、台风等事件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例如,2019年欧洲、2018年澳大利亚分别创下极端高温纪录,2018年印度孟买暴雨造成至少140人死亡。
-
海平面上升
过去一个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20厘米,且速度加快。低洼岛国(如马尔代夫)面临被淹没风险,若气温上升超过2摄氏度,部分岛屿可能完全消失。
-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气候变化导致物种分布区域变化,约10%物种面临灭绝风险。栖息地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衡加剧了生物多样性丧失。
-
社会经济影响深远
-
粮食安全受威胁:极端天气导致农作物减产,加剧全球粮食短缺。
-
贫困加剧:气候变化可能使2050年全球超1亿人陷入极端贫困,脆弱群体受影响最严重。
-
资源分配不均:灾害频发加剧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应对能力薄弱。
-
应对措施 :国际社会通过《巴黎协定》等协议,推动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及适应气候变化,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在责任分配上仍存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