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汇集了众多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如徐向前、陈赓、左权等名将。这些学员后来在国共两党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抗战英雄、开国元帅和著名战犯等,是中国军事史和革命史的重要缩影。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名单中包含了众多影响深远的名字:徐向前、陈赓、左权、杜聿明、范汉杰、郑洞国、宋希濂、黄维、王尔琢、蒋先云、贺衷寒、桂永清、胡宗南、关麟征、李默庵、李仙洲、俞济时、孙元良、余程万、刘戡、霍揆彰、侯镜如、李玉堂等。其中,徐向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之一;陈赓是开国大将,抗战和解放战争中贡献卓越;左权是八路军高级将领,在抗战中牺牲。杜聿明、宋希濂等人为国军高级将领,在抗战中表现突出,但战后因不同选择走向不同道路;而宋希濂后期因参与内战被俘。侯镜如、郑洞国则最终分别率部起义。
这些学员中,部分日后成为共产主义革命的中流砥柱,如徐向前、陈赓、左权、周士第等;部分投身国民党军队并担任高级将领,如杜聿明、郑洞国、宋希濂、胡宗南等。在校期间,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被誉为“黄埔三杰”,备受蒋介石青睐。其中蒋先云才华横溢,但早逝于革命战争中;而陈赓性格开朗活跃,因多次救援蒋介石广为流传;贺衷寒则成为国民党阵营的重要人物。
历史进程中,部分国军将领在解放战争中被俘,如杜聿明、宋希濂、黄维,成为战犯;而有些则选择和平转型,如郑洞国选择率部投诚,侯镜如与陈明仁则率部起义,后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还有如李玉堂在败退台湾后因复杂背景被处决。从黄埔一期的历史可知,它不仅培养了国共两党的军事支柱,还见证了中国现代史中不同道路与命运的选择,反映了战争年代个人追求与家国命运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