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一个军多少军饷

民国时期军饷因军衔、部队性质及地区差异较大,主要分为以下两类情况:

一、军官军饷

  1. 中央军嫡系部队

    • 军长:320元/月(折合现代约4万元)

    • 师长:160元/月(折合现代约2万元)

    • 团长、营长、连长:分别为120元、100元、50元/月

  2. 其他派系或整编后军衔

    • 上将:800元/月(折合现代约4万元)

    • 中将:320元/月(如第三次整编后)

    • 少将:240元/月(如第三次整编后)

二、普通士兵军饷

  • 普通士兵 :7-12元/月(按1914年银元计算,折合现代约100-180元)

  • 上等兵 :12元/月(约175斤大米/月)

三、补充说明

  • 军费与士兵规模 :100万银元可养活约20万士兵/月(按普通士兵10元/月计算)。

  • 地区差异 :北洋政府时期军费占财政支出比例高达30%以上,普通士兵军饷需数月消耗。

以上数据综合自权威历史资料,涵盖不同军衔、部队及时期差异。

本文《民国时期一个军多少军饷》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24096.html

相关推荐

民国时期有解放军吗

‌民国时期(1912-1949年)不存在解放军 ‌。‌解放军正式成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 ‌,其前身是1927年南昌起义后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 ‌,抗战时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逐步统一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以下是关键分点说明: ‌时间线差异 ‌ 民国时期始于1912年清朝灭亡,止于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

2025-05-17 高考

民国时期军职一览表

民国时期的军职体系以​​等级森严、衔职分离​ ​为特点,核心分为​​将、校、尉三等十八级​ ​,并设特殊军衔如​​特级上将(仅蒋介石)​ ​和​​职务军衔​ ​。​​地方军阀自封高阶军衔​ ​、​​军衔与实职不匹配​ ​是普遍现象,1935年改革后逐步规范,但抗战期间为激励士气又出现“中将加上将衔”等临时制度。 ​​将官层级​ ​:最高为特级上将(仅蒋介石),下设一级上将(如阎锡山、李宗仁)

2025-05-17 高考

民国初期军队实行什么制

民国初期军队主要实行 募兵制 ,具体制度如下: 制度沿用背景 民国初年(1912-1933年),军阀割据混战,各地方势力沿用清代募兵制,通过招募方式组建军队。 国民政府改革 1933年6月,国民政府颁布《兵役法》,正式从募兵制转向征兵制,宣布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男子18-45岁均须服兵役。 实施差异与问题 地方执行不统一:部分县仍沿用募兵制,甚至出现“抓丁”现象,导致买卖壮丁问题。 征兵标准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100名将

黄埔军校培养的100名将中,​​最耀眼的十位分别是徐向前、林彪、陈赓、杜聿明、胡宗南、关麟征、宋希濂、郑洞国、陈诚、张治中​ ​,其中国共双方名将各具代表性,共同诠释了近代军事史的辉煌篇章。 ​​黄埔一期​ ​作为最传奇的群体,涌现出徐向前、林彪两位元帅,陈赓、杜聿明、胡宗南、关麟征等顶尖将领,​​徐向前的运动战指挥艺术与林彪的战术创新成为中共崛起的关键​ ​,而杜聿明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教职人员名单

黄埔军校的教职人员名单涵盖了一批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以下为部分名单及其背景介绍: 1. 总理与校长 孙中山 :黄埔军校的创办者,被誉为“国父”。他提出“以党治军”的办学方针,为黄埔军校奠定了政治方向。 蒋介石 :首任校长,负责军事训练和学校管理,后来成为国民党的领袖。 2. 教官与教授部成员 王柏龄 :教授部主任,负责军事课程的教学。 何应钦 :战术总教官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最牛逼的官

‌黄埔军校最厉害的官当属校长蒋介石 ‌。‌作为黄埔军校创始人兼首任校长 ‌,他不仅奠定了军校“亲爱精诚”的治校理念,更培养出大批国共两党军事精英,‌直接影响中国近代军事政治格局 ‌。其权力核心地位与历史影响力至今无可争议。 ‌分点解析蒋介石的“最牛”之处: ‌ ‌绝对权力核心 ‌ 蒋介石以校长身份兼任军校党代表,掌握人事任免、课程制定等实权,甚至亲自授课《军校精神教育》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培养出哪些名人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学府,​​培养了国共两党众多高级将领和政治领袖​ ​,包括​​5位共和国元帅、3位开国大将,以及国民党阵营的40余名上将​ ​,其师生在北伐、抗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阵营的杰出代表​ ​:十大元帅中的徐向前、林彪、聂荣臻、陈毅、***均出身黄埔,大将陈赓、许光达、罗瑞卿等亦是黄埔生。左权、周士第等人在革命中壮烈牺牲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名将名单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的标杆,培养了众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将帅,国共双方均有大量杰出人物毕业于此,名单涵盖元帅、大将及多国高级将领,核心亮点包括林彪(黄埔4期)、徐向前(黄埔1期)、***(黄埔教官)等中共名将,以及张灵甫、杜聿明、邱清泉等国民党将领。​ ​ 黄埔军校的名将名单分为国共两大体系。国共合作时期(1924-1927)培养的将领中,中国***方面诞生了5位元帅(徐向前

2025-05-17 高考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人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所革命军事学校,培养了众多影响深远的名人。这些名人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军事、政治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毕业于黄埔军校的杰出人物及其成就: 1. 国共两党的重要领导人 蒋介石 :作为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蒋介石不仅奠定了军校的教育和管理基础,还在国共合作时期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中著名人物

黄埔军校培养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众多‌军事将领和政治领袖 ‌,其中‌蒋介石、***、林彪、陈赓 ‌等人尤为著名。这些人物在国共两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蒋介石 ‌ 作为黄埔军校首任校长,蒋介石后来成为国民党领袖,主导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但最终在国共内战中失败,退守台湾。 ‌*** ‌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国***的重要领导人,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和组织能力闻名

2025-05-17 高考

民国时期各个省份军队的名称

民国时期,中国各省份军队的名称多样且复杂,主要分为北洋军阀时期、国民革命军时期和抗战时期。这些名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割据、军事力量分布及地方特色。以下为分省列举的军队名称及其背景。 1. 北洋军阀时期(1912-1928) 北洋军阀时期,各省军队名称多与地方军阀势力相关,如: 直系军阀 :控制直隶、河南、湖北等地,主要军队包括“直隶督军署卫队”。 皖系军阀 :以安徽为中心,军队名称如“皖军”。

2025-05-17 高考

一战时期民国部队有多少人

​​一战时期中国共拥有约120万军队,虽历经扩军但规模远不及巴尔干国家以民族动员支撑的百万级军队,且受限于经济与工业水平,装备、训练及动员能力差距悬殊。​ ​ 一战爆发前,中国军队规模维持在50万左右;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府实际控制兵力约40万,地方军阀割据导致中央军力分散。1917年护法战争后,军队增至约55万。至1919年巴黎和会前后,为应对内忧外患,部分军阀扩充至80余万

2025-05-17 高考

民国军事部门叫什么

​​民国时期的军事部门统称为“国民革命军”,核心机构为“军事委员会”,下设陆军、海军、空军及后勤等多部门,实行军政军令分立的特殊体系。​ ​ 国民革命军是1925年由广州国民政府组建的正式武装力量,初期以黄埔军校师生为骨干,北伐后成为全国性军队。军事委员会为最高统帅机构,直接隶属国民政府,蒋介石长期担任委员长,统筹国防、作战及军队建设。陆军规模最大,分为步兵、炮兵等兵种;海军因经费有限发展较慢

2025-05-17 高考

民国时期各国军队数量

‌民国时期各国军队数量差异显著,中国军阀混战导致兵力分散,日本关东军巅峰达120万,苏联远东驻军约30万,英法在殖民地驻军规模较小但装备精良。 ‌ 这一时期军队规模直接反映了各国在东亚的战略布局与军事影响力。 ‌中国军队(1912-1949) ‌ 北洋政府时期中央军约40万,地方军阀总兵力超百万;抗战初期国共联合抗日总兵力约250万(含游击队),但装备落后、编制混乱

2025-05-17 高考

四大野战军实力排名

第四野战军实力最强,其兵力规模达到103万人,远超其他三个野战军,同时歼敌数量也位列第一。 分点展开 兵力规模 第四野战军(即东北野战军)在1949年整编时兵力达103万人,是四大野战军中规模最大的。相比之下,华东野战军兵力为58万人,中原野战军为28万人,西北野战军仅为16万人。 歼敌数量 第四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歼敌约323万人,是四大野战军中歼敌数量最多的。第二野战军歼敌约330万人

2025-05-17 高考

解放战争时期军队划分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划分为四大野战军(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及一个华北军区部队,各野战军按地域与战略任务明确分工,形成统一指挥体系,成为解放全国的关键力量。​ ​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中共军队改称人民解放军,1948年11月根据《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明确划分野战部队为野战军、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中央军委结合战略需要,将全国战场划分为四大区域设立野战军

2025-05-17 高考

军队是怎么划分队伍的

​​军队的划分队伍主要依据任务属性、兵种功能和编制层级,形成多层次、专业化的作战体系。​ ​现代军队通常按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等)、兵种(步兵、装甲兵、炮兵等)和战术单位(师、旅、团、营等)逐级细分,同时结合任务需求配置特种部队和支援分队。 ​​按军种划分​ ​: ​​陆军​ ​:核心为地面作战力量,包含步兵、装甲兵、炮兵等,承担主战场攻防任务。 ​​海军​ ​: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下设水面舰艇

2025-05-17 高考

一个整编军有多少人

‌一个整编军的标准人数通常在1.5万至3万人之间 ‌,具体规模受国家编制、兵种构成和作战任务影响。‌核心亮点 ‌:①解放军陆军合成旅约6000人,整合为军级单位后规模翻倍;②美军师级单位1.5万人,军级可达3个师;③现代“模块化编制”使人数弹性化。 分点解析: ‌解放军现行编制 ‌ 陆军集团军(整编军)下辖6-8个合成旅和支援部队,总兵力约2-3万人。合成旅作为基础作战单元,包含装甲、炮兵

2025-05-17 高考

民国时期的军校有哪些

民国时期最著名的五大军校依次为黄埔军校、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和湖南讲武堂,其中黄埔军校以国共合办模式培养出众多开国元勋和抗战名将,保定军校被誉为“将军的摇篮”,其教学体系对近代军事教育影响深远,云南讲武堂以护国战争功绩闻名,东北讲武堂是奉系军阀的核心军官摇篮,而湖南讲武堂虽仅开办两期却为中国革命输送多名重要将领。 黄埔军校1924年由孙中山在广州创办,国共合作期间汇聚***

2025-05-17 高考

民国时期一个师多少人

民国时期一个师的标准人数约为​​10000至12500人​ ​,但实际规模因派系、时期和装备差异浮动较大,从3000人的“空架子师”到18000人的嫡系甲种师均存在。​​关键点包括北洋时期的12500人基准、北伐后的三档分级制(甲/乙/丙级师)、以及抗战前德械师的万人精简编制​ ​,反映出军队建设的复杂性和时代特征。 分时期看,北洋军阀时代沿袭清末“镇”改“师”的编制,标准师约12500人

2025-05-17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