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关系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合作到对抗再到新互动的复杂演变,关键节点包括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2005年"胡连会"破冰。核心矛盾围绕国家统一与意识形态分歧展开,近年趋势体现为经济融合与政治僵局并存。
-
第一次合作(1924-1927年)
孙中山"联俄容共"政策促成共同北伐,但1927年蒋介石清党导致破裂。这一时期奠定两党在民族主义与革命目标上的交集。 -
武装对峙时期(1927-1937年)
十年内战期间爆发五次"围剿"与长征,***建立陕北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客观上为二次合作创造条件。 -
抗日战争合作(1937-1945年)
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摩擦不断。皖南事变暴露深层信任危机,为战后冲突埋下伏笔。 -
全面内战(1945-1949年)
重庆谈判破裂后爆发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1949年两岸分治格局形成,***建立新中国。 -
冷战对峙期(1950-1979年)
金门炮战等军事冲突频发,美国介入加剧对抗。1971年联合国席位更替标志国际格局变化。 -
交流重启阶段(1987-2000年)
台湾开放探亲开启民间往来,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但李登辉"两国论"导致关系倒退。 -
新世纪互动(2000年至今)
民进党执政时期关系紧张,2008年马英九任内实现"三通"。2016年后官方交流冻结,但经贸依存度持续深化。
当前两岸关系处于"政冷经热"状态,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内部统独争议持续。未来走向取决于台海局势演变与民族认同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