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核心内容如下:
一、制度基本框架
-
双基础双核算模式
采用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和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双基础、双核算体系,分别生成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实现预算执行与财务管理的有效衔接。
-
"3+5要素"核算模式
-
预算会计 :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三要素)
-
财务会计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要素)
该模式兼顾预算执行与财务信息全面性。
-
二、关键改革要点
-
核算基础调整
财务会计全面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仍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强化了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提升财务数据精准度。
-
资产与负债管理
-
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新增折旧、摊销及减值核算;
-
重新定义资产要素,明确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特殊资产的核算要求。
-
三、实施影响与意义
-
提升财务信息质量
通过细化科目、规范核算流程,增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比性,为财政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及绩效评价提供统一标准,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
四、实务操作要求
-
账目清理与系统升级
需全面核对资产、往来款项,清理未入账资产,并更新会计软件以适应新制度要求。
-
专项资金核算规范
明确财政拨款与非财政性专项资金的收入核算标准,确保专款专用。
五、政策支撑文件
包括《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等配套文件,提供操作细则与政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