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会计分录的核心涉及5种典型场景:外购资产(含税费处理)、自建工程转固、折旧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处置损益核算。
外购固定资产需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不含税价款入账,增值税进项税额单独借记“应交税费”。若需安装调试,先通过“在建工程”归集成本,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
自建工程完工时,将“在建工程”累计支出转入“固定资产”,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和资本化利息。若分阶段验收,可按单项工程分批转固。
按月计提折旧时,借记“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贷记“累计折旧”。注意区分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不同折旧方式对分录金额的影响。
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需计提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此后折旧按新的账面价值重新计算。
处置固定资产时,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归集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及变价收入,差额结转至“资产处置损益”或“营业外收支”,区分主动出售与非正常损失。
掌握这5类分录可系统覆盖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账务处理,关键在于区分资本化与费用化界限,并确保折旧、减值等后续计量符合准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