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盘点的要点和流程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环节,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盘点前准备
-
制定详细计划
明确盘点范围(部门/区域/资产类别)、时间、参与人员及分工,提前通知相关部门暂停资产调拨。
-
整理资产台账
核对财务系统固定资产清单,确保名称、规格、数量、存放地点等信息准确,准备包含资产编号、名称、状态等字段的盘点表。
-
工具与物料准备
准备扫码枪(条码/RFID)、相机、测量工具等,医院场景需智能标签(动态二维码/RFID)和空间码标识系统。
二、盘点实施
-
逐项核对实物
以账对物,检查资产标签或唯一标识是否完好,记录盘盈(账外资产)、盘亏(丢失)、毁损(需报废)资产。
-
资产状态与权属确认
核实使用状态(在用/闲置/报废等)、成新率及权属(自有/租赁/代管),区分高价值或异常资产并拍照存档。
三、差异处理与报告
-
差异分析与处理
-
盘盈:查明来源并补录账目;
-
盘亏:追溯责任人并调查原因;
-
毁损:履行报废审批流程。
-
-
生成盘点报告
总结资产清单、状态及问题,提出处理建议,经财务部门调整账面数据后形成正式报告。
四、技术支持与优化
-
混合盘点模式 :结合人工与自动化工具(如无人机、传感器)提高效率;
-
定期盘点与合规 :建议按季度/年度执行,确保数据实时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五、注意事项
-
证据留存 :对异常资产拍照存档,盘点人、监盘人需签字确认;
-
空间管理 :医院等场景需通过空间码实现资产精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