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未来发展规划图以“合肥南部副中心”为核心定位,聚焦三大关键方向:打造长三角新能源与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构建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样板、形成“两城四镇两廊四区”空间格局。 规划突出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并重,近期重点推进合庐市域铁路、矾矿遗址开发等重大项目,力争2035年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花园城市。
产业升级路径
新能源材料领域依托亚洲最大钒矿资源,建设中创新航锂电池等重大项目,形成“钒资源—电池材料—储能系统”全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承接合肥科创资源外溢,规划建设专业化园区。现代农业通过“稻虾共养+预制菜”延伸价值链,打造15万亩数字化种养基地和地理标志品牌。
空间布局优化
“两城”指中心城区(政务文化核心)与合庐产业新城(同大镇工业集群)双核驱动;“四镇”重点发展汤池温泉康养、万山茶旅融合、冶父山文旅、龙桥生态农业。生态廊道以引江济淮工程为基础,串联巢湖沿岸湿地与牛王寨山脉,划定211.75平方公里生态红线。
文旅融合行动
依托“三山一湖三寨一海”自然资源,推进冶父山5A级景区创建、矾矿工业遗址公园建设,开发“庐江大运河”水上旅游线。周瑜墓片区改造将结合三国文化打造沉浸式体验街区,联动精品民宿与农舍总部经济。
交通与民生突破
合庐市域铁路S4线预计2030年通车,实现30分钟直达合肥南站;郭河港依托引江济淮工程发展大宗物流。城区新增4处县级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合肥理工学院庐江校区提升人才吸引力。
庐江的未来发展需平衡合肥都市圈协同与本土特色培育,2025-2027年是产业落地与交通建设的关键窗口期。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新能源配套、农旅融合、轨道交通TOD开发等领域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