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确实存在城中村,且近年来正通过大规模改造行动逐步实现从“老旧杂乱”到“现代宜居”的转型。截至2025年,全市仍有部分城中村分布在一环至三环的老城区,如包河区的周谷堆、蜀山区的大铺头、瑶海区的隆岗新村等,这些区域因历史遗留问题,曾以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拥挤著称,但改造进度已超60%,部分片区已焕新为文创街区或现代化社区。
-
分布与现状
合肥的城中村主要集中在瑶海、包河、蜀山等老城区,例如一环内的周谷堆曾是最大连片城中村,房屋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道路狭窄、电线杂乱。不过,2023-2025年攻坚计划已拆除516万平方米,瑶海区车桥厂旧址等区域已转型为文创艺术街区。 -
改造政策与进展
合肥采取“三年攻坚”策略,优先改造安全隐患大、群众需求迫切的片区,如包河区推行“肥瘦搭配”模式,通过商业地块开发平衡安置成本。货币化安置、房票制度等创新方式惠及超2万户居民,蜀山区大铺头等片区还融入科创产业规划。 -
未来规划
根据最新政策,合肥计划2030年前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当前重点推进剩余项目,如庐阳区双岗老街、瑶海区老合钢片区。改造后,原区域将配套学校、医疗和绿地,例如淝河片区已从“脏乱差”升级为生态新城。
若近期有租房或投资需求,建议关注纳入改造规划的片区,如包河区葛大店,兼具低价优势与增值潜力,但需注意产权风险。合肥的城中村正快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功能完善的城市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