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补偿主要包括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形式,补偿标准依据房屋性质、面积、区位等因素综合确定,部分地区还提**业发展用地、搬迁奖励等附加权益。关键亮点:①合法建筑按市场评估价或重置价补偿,②人均安置面积通常为35-60平方米,③违章建筑不予补偿,④可选择现金或回迁房,⑤提前搬迁可获额外奖励。
-
货币补偿:根据房屋市场评估价或重置价计算,补偿金额包括房屋建安成本、土地使用权费用及搬迁过渡费等。例如,砖瓦房补偿标准约2400元/平方米,楼房(二层以上)可达3300元/平方米。部分地区允许协商定价,协商不成则按评估价执行。
-
产权调换:按“拆一补一”原则置换安置房,常见标准为人均35-60平方米。原地或异地安置可选,差价按市场价结算。例如,邯郸市宅基地面积200平方米以内按1:1.6倍补偿,保定市每宗宅基地最高补偿300平方米安置房。
-
特殊情形处理:无产权证的房屋可凭土地使用证按70%-75%面积计算,擅自改变用途的按原性质补偿。非本村村民房屋需经集体经济组织同意才可享受安置。
-
附加权益:包括搬迁奖励(如邯郸市每平方米奖励100-400元)、免费车位或储藏室、产业发展用地(如金华市人均不超过20平方米商业用地)等。部分项目还减免规费或提供社保衔接。
城中村改造补偿需结合地方政策与个体情况综合评估,建议提前查阅当地补偿方案并参与公示讨论,确保权益最大化。若对评估结果有异议,可申请复核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