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孤儿的安置工作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为核心,通过亲属监护、家庭收养、集中供养等七种方式实现全面保障,确保孤儿在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获得长期稳定支持。
- 亲属监护优先:孤儿优先由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抚养,政府提供生活补助,维系原有亲缘关系。
- 依法家庭收养:遇难家庭可优先收养,10岁以上孤儿需本人同意,收养人需具备心理教育能力,残疾孤儿收养需康复知识。
- 家庭寄养与类家庭养育:无法收养的孤儿由爱心家庭寄养,或通过“类家庭”模式(3-5名孤儿一组)提供家庭化照料。
- 集中供养与学校寄宿:福利机构集中安置孤儿并营造亲情化环境;在校孤儿可原校或转学寄宿,费用由政府承担。
- 社会助养与医疗康复:社会人士可资助孤儿生活教育,残疾孤儿纳入“明天计划”免费手术康复,假肢装配由民政部门负责。
- 教育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送教上门,中职教育免费,高中及大学享受国家资助政策。
- 成年后支持:政府协助解决住房与就业问题,确保孤儿成年后生活独立。
汶川地震孤儿的安置体系兼顾即时救助与长远发展,通过多元渠道确保每个孩子获得关爱与成长机会。社会力量的持续参与与政策落实是关键,需共同守护这些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