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于四川省汶川县的8.0级特大地震,其破坏性、波及范围及救灾难度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共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8451亿元。
-
震级与地质背景
汶川地震震级为里氏8.0级(矩震级8.3Mw),震源深度14千米,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地震由龙门山断裂带活动引发,中央断裂(北川—映秀断裂)的逆冲推覆运动导致地表破裂带长达240公里,最大垂直错动6.5米。 -
影响范围与伤亡
地震波及中国25个省份及亚洲多国,极重灾区达10个县市,较重灾区41个县市,受灾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9月,官方统计遇难69227人、失踪17923人、受伤37万余人,1500万人需紧急转移安置。 -
经济损失与救援
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损毁房屋780万间,21条高速公路、15条铁路受损。全国动员解放军及武警17.6万人,国际社会捐款超760亿元,灾后重建投入1.7万亿元,3年内重建学校8283所、医院2292所。 -
纪念与防灾启示
国务院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家山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的处置经验推动了中国应急管理体系改革。
这场灾难既警示了自然灾害的残酷,也展现了举国救援的力量。查询汶川地震历史记录时,可通过权威机构发布的灾后统计、地质报告及重建档案获取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