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核心人物与历程
***同志首次系统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将性别平等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通过法律保障与制度创新推动男女平等实践,其思想体系至今仍指引中国性别平等事业发展。
中国男女平等理念的倡导者与实践推动可分为四个重要阶段。***同志开创性地提出“妇女解放是阶级解放的组成部分”,明确妇女在革命与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成为社会主流共识;***同志将性别平等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框架,在改革开放背景下保障妇女劳动权益,推动法律完善;***同志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首次明确“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以国家意志确立其法律地位;胡**同志通过***报告重申国策,要求全党全社会协同推进平等目标的实现。
在法律实践中,1950年《婚姻法》率先废除包办婚姻,1992年《妇女权益保障法》系统保障女性在就业、教育等领域的权利,2005年修订版进一步明确国策的立法根基,2012年后更将其纳入党的十八大及后续党代会报告,形成从“政府承诺”到“执政党意志”的跨越式发展。妇联及社会组织通过基层动员、政策倡导、权益维护等多元手段,强化性别平等的社会实践。
当前男女平等不仅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消除就业歧视到提升女性参政比例,从教育公平到家庭责任共担,中国持续探索符合国情的包容性发展路径,彰显社会主义制度在性别议题上的制度优势与文化包容性。新时代背景下,需进一步推动性别平等意识主流化,以实现两性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