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公众饮食健康的核心技术法规,我国已构建覆盖全链条、全人群的强制性标准体系,2025年最新发布的50项国标更强化了数字标签、婴幼儿营养等创新要求。
-
标准体系与核心内容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分为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规范和检验方法四大类,涵盖污染物限量、添加剂使用、标签标识等8大领域。例如,《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新增数字标签功能,实现信息“可听可放大”;《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调整营养成分指标,精准满足特殊需求。 -
动态更新与严格性
标准每5年复审修订,2025年新规明确复原乳禁用、消毒剂安全使用等要求。企业需在过渡期内调整工艺,监管部门通过检验方法标准(如《食品中锑的测定》)确保合规性。 -
企业执行与消费者权益
企业需制定严于国标的内控标准,并备案地方特色食品标准。消费者可通过标签识别营养信息,数字标签技术(如二维码)进一步降低阅读门槛,提升透明度。
提示:关注国家卫健委官网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数据检索平台,及时获取最新标准文本与解读,确保生产与消费决策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