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有多位范姓学员,其中包括范汉杰等知名人物,范汉杰是黄埔军校一期生,后成为抗日名将,且是黄埔一期生中最早任师长的人,他毕业后在军中历任多职,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
- 范姓学员众多:从资料来看,黄埔军校有多位范姓学员,如范铁生(籍贯四川资阳,第五队,期别014,通讯处资阳保和镇邮转等)、范叔衡(籍贯四川自流井,第三队,期别014,通讯处富顺自流井大安寨等)、范镇珍(籍贯四川华阳,第三队,期别014,通讯处成都少城焦家巷悟园交)等,这些学员来自不同地区,在黄埔军校不同部别和学习队别中学习。
- 范汉杰的辉煌履历:范汉杰1896年10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他在军中担任排、连、营等职务,参加了讨伐陈炯明、邓本殷的一、二次东征。北伐期间,因实战经验丰富,担任第十师第二十九团团长,参加了汀泗桥战役、德安马回岭战役等,并于同年10月升任第十师副师长。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辗转任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之后在抗日战争中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副军长、国民革命军第27军军长兼郑州警备司令等职。抗战胜利后,他在东北行营、国防部等多部门任职,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于锦州,1960年获特赦,后任全国政协文史馆专员,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76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范汉杰毕业于一期,却有少将军衔,还是黄埔一期生中最早任师长的人,且精通多方面知识,曾任地形学教官,他的经历在黄埔军校学员中非常独特。
- 范姓学员的多元背景:黄埔军校的范姓学员籍贯分布广泛,涵盖四川多个地区以及湖北、河北、山西、辽宁等地,如四川资阳、自流井、华阳、隆昌、内江、郫县,湖北黄陂,河北阜城,山西荣河,辽宁北镇等。他们的部别也不尽相同,包括步兵大队各队、炮兵大队、辎重教以及总队部、普通学教官等,反映出黄埔军校在招生和培养上的多元性和全面性,吸纳了来自不同地域、具备不同专业背景和发展潜力的人员。
黄埔军校的范姓学员们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各自独特的印记,他们的经历是研究黄埔军校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军事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