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进度款是工程项目顺利推进的“血液”,其支付流程需严格遵循合同约定与行业规范,核心包括申请提交、审核审批、款项支付三大环节,且需重点关注时效性、准确性、合规性。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申请阶段规范
承包人需按月或按工程形象进度节点提交申请,内容须包含已完成工程量报表、变更签证单、质量验收证明等材料。人工费需单独列明,部分项目要求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确保工资优先支付。申请格式需符合合同模板,错漏可能导致支付延误。 -
审核与审批流程
监理单位需在7天内完成初审,重点核实工程量与实际进度是否匹配;发包人应在7-14天内完成终审并签发支付证书。多级复核机制是保障资金安全的关键,涉及监理、审计、业主等多方责任主体。若发包人逾期未批复且未提出异议,视为默认通过。 -
支付比例与时效
国有资金项目支付比例不得低于已完成工程价款的80%,其他项目按合同约定(通常60%-90%)。款项应在支付证书签发后14天内到账,逾期需按LPR利率或双倍利息支付违约金。部分合同允许延期支付协议,但需双方协商一致。 -
争议处理与风险防范
对工程量或计价存在争议时,无争议部分应优先支付,争议部分按合同纠纷条款解决。发包人不得以审计未完成拒付已确认的进度款。承包人可留存书面通知、验收记录等证据,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
提示:工程进度款管理直接影响项目现金流与双方信任,建议合同明确各环节时限、材料清单及违约责任,并定期核对资金台账。遇到区域性政策差异(如黑龙江要求国有项目80%最低支付比例),需结合地方规定调整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