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的审核人和编制人不能是同一个人,这是行业规范的基本要求,核心原因在于确保审核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避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
- 职能分离原则:编制人负责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计算工程量,而审核人需独立核查其准确性。若同一人兼任,可能因主观疏忽或利益关联导致错误无法被及时发现。
- 资质差异要求:编制人通常需具备造价员资质,审核人则需更高等级的造价师资质,两者专业能力和责任范围不同。例如,审核人需对关键计算结果、计价规则等做最终把关。
- 流程合规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惯例明确要求编制、校核、审核由不同人员完成,形成多级校验机制。例如,某项目清单需经编制人自检、校核人全面核对、审核人终审后生效。
- 风险控制:分开职责可降低人为错误或舞弊风险。若审核不独立,可能导致预算超支、结算纠纷等问题。
提示:企业应严格区分两方角色,审核人需全程参与前期沟通与资料审查,而非仅形式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