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判刑标准通常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存在逃逸等恶劣情节,刑期可升至3-7年,逃逸致人死亡则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
疲劳驾驶导致重大事故时,司法机关会综合考量以下因素判定刑责:
-
事故责任划分:若驾驶员负主要或全部责任,且因疲劳驾驶直接引发死亡后果,即符合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
-
主观过错程度:虽属过失犯罪,但明知疲劳仍驾驶(如连续驾驶超20小时未休息)可能被认定“明知危险而放任”,加重处罚。
-
后果严重性:死亡1人且负事故主责即构罪;死亡2人以上或重伤5人以上负同等责任,也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
事后行为影响:肇事后逃逸、伪造现场或毁灭证据,刑期将提高至3-7年;因逃逸导致伤者未获救死亡,则适用7年以上档。
-
赔偿与谅解:积极赔偿获家属谅解可酌情从轻,但不影响构罪,仅影响量刑幅度。
疲劳驾驶的刑罚旨在警示驾驶人充分休息,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引发不可逆的悲剧。务必遵守“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的安全准则,保护自身与他人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