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环境下安全生产需重点防范热射病、设备过热、火灾隐患三大风险。关键措施包括: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配备防暑降温物资、强化设备巡检维护、完善应急预案。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
人员防暑管理
- 避开10:00-16:00高温时段露天作业,实行"抓两头歇中间"作息
- 配备盐汽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设置通风良好的休息区
- 培训员工识别头晕、恶心等中暑先兆症状
-
设备安全管控
- 每日检查配电箱、压力容器等易过热设备,确保散热风扇正常运行
- 露天设备加装遮阳棚,避免阳光直射导致材料变形或性能下降
- 危化品仓库温度严格控制在30℃以下
-
火灾预防措施
- 全面检查电路老化情况,禁止超负荷用电
- 动火作业实行"一证一监"制度,配备灭火器材
- 及时清理作业区易燃杂物,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
应急响应准备
- 储备冰袋、担架等急救物资,明确就近医院联系方式
- 开展防中暑演练,确保员工掌握"降温、补水、呼救"处置流程
- 建立高温红色预警自动停工机制
特别提示:夏季雷雨天气增多,需同步做好防雷击、防触电措施。建议企业结合《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制定个性化防控方案,通过早晚班会强化安全宣贯,实现高温季"零事故"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