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是春秋三传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儒家经典“春秋三传”,以编年体形式补充《春秋》的简略记载,涵盖春秋时期政治、军事、外交等重大史实,兼具史学与文学价值。
- 核心地位:《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是唯一一部以详实史料诠释《春秋》的著作,与其他两传侧重“微言大义”不同,其内容更系统完整。
- 内容特色:记载了鲁隐公元年至哀公二十七年间列国大事,包括战争、盟会、典章制度等,叙事生动,人物刻画鲜明,如“郑伯克段于鄢”“城濮之战”等名篇。
- 作者争议:传统认为作者为左丘明,现代学者多推测成书于战国初期,可能经多代史官整理,融合了口述史料与文献。
- 影响深远:不仅是研究春秋史的核心文献,还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典范,其民本思想、外交辞令等对后世史学与文学影响深远。
了解《左传》有助于深入把握春秋历史脉络,其作为“三传”之一的地位无可争议,阅读时建议结合《春秋》原文与其他两传对比,体会不同诠释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