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体史书
《左传》中的“传”指代的是为《春秋》作注的著作,属于中国古代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
注释体例
《左传》是继《春秋》之后,以《春秋》为纲目,结合《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列国史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具体史实来阐释《春秋》纲目的历史文献。其注释方式既包含对《春秋》文字的解释,也补充了史实记载,具有史书与文献互为补充的特点。
-
与传记文体的区别
虽然“传”在广义上也有“记述人物生平”的含义(如《史记》中的列传),但《左传》的“传”特指对《春秋》这部编年史的注解,与文学性质的传记有本质区别。
-
补充说明
《左传》传文实际记事时间比《春秋》经文多出约13年,内容涵盖《春秋》未详细记载的事件(如三家灭晋等),并订正了部分史实错误,是儒家经典中篇幅最长的著作。
《左传》的“传”是专指其为《春秋》作的注疏性史书,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传记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