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确实就是《左氏传》的简称,两者指同一部儒家经典,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核心亮点包括: 春秋三传之首、以事解经的叙事典范、兼具史学与文学价值。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穀梁传》并称“春秋三传”。它通过详实的历史事件解读《春秋》经文,补充了孔子编订的《春秋》中简略的记载,比如“郑伯克段于鄢”的完整故事就出自《左传》。书中涵盖战争、外交、礼制等丰富内容,叙事生动,人物刻画鲜明,如晋文公重耳流亡、子产治郑等名篇,展现了先秦社会风貌。
作为史书,《左传》开创了编年体例,按年月日记录鲁隐公元年至哀公二十七年的历史;作为文学作品,其语言精炼,善用对话和细节描写,对后世散文影响深远。需注意它与《国语》不同,后者为国别体史料汇编,而《左传》专注解经叙事。
理解《左传》即《左氏传》,是掌握先秦历史与儒家思想的重要钥匙,其“直书不隐”的史家精神至今被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