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监理消防巡检记录是保障施工现场和建筑消防安全的核心环节,通过系统化检查用火用电、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关键项,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其核心价值在于预防为主、责任到人、全程留痕,需结合规范表格、专业流程和整改闭环,确保符合消防法规要求。
-
检查内容标准化:覆盖用火用电(如燃气泄漏、私拉电线)、消防器材(灭火器压力、消火栓配件)、疏散通道(宽度、障碍物)、应急设备(指示灯、防火门密封性)等,避免漏检。高层建筑需增加垂直疏散设施检查。
-
流程与记录规范:采用统一表格(含日期、区域、巡查人、问题描述),通过勾选或填写异常项提高效率。例如,灭火器过期需标注编号和位置,疏散通道堵塞需拍照记录,确保整改可追溯。
-
动态风险管控:针对电焊等动火作业,需核查审批手续和监护措施;易燃物存放需符合安全距离。监理方需联动施工方,对临时隐患(如遮挡喷淋头)立即整改,复杂问题限时闭环。
-
人员与培训协同:重点区域(如配电室)人员需持证上岗,定期演练应急流程。记录表中应体现培训签到和实操考核,强化“检查-整改-教育”链条。
消防巡检不是“打钩走过场”,而是通过高频次、高精度、高执行力的检查,将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建议每月至少两次全面巡查,结合数字化工具(如巡检APP)提升效率,让每一条记录成为安全责任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