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的赛事时间主要集中在1月至10月,核心赛程覆盖申报、校赛、省赛和国赛四个阶段。其中,作品申报期为1月至4月,省级复赛通常在5月至6月,全国决赛则于10月至11月举行。赛事分为“大挑”(学术科技竞赛)和“小挑”(创业竞赛)两类,隔年交替举办,2025年正值“大挑”年,突出学术创新与社会价值结合。
-
申报阶段(1月-4月):参赛者需在此期间提交作品,包括自然科学类论文、社会科学调查报告或科技发明制作。全日制在校生均可参与,作品需为近两年内完成的原创成果,强调学术性和实践性。校赛通常在3月前完成,选拔优秀项目进入省赛。
-
省级复赛(5月-6月):各省组织评审,遴选晋级国赛的项目。省赛注重作品的应用潜力与创新性,部分省份可能延长至7月。跨校团队需明确申报单位,并提交完整的项目计划书和展示材料。
-
全国决赛(10月-11月):由全国组委会专家评审,决出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决赛包含项目展示、答辩等环节,2025年国赛由南京大学承办,聚焦“揭榜挂帅”专项赛等特色活动。
-
专项赛事与特色:除主体赛外,2025年新增“红色专项”和“黑科技展示”活动,鼓励学生结合国家需求与前沿科技。例如,“揭榜挂帅”专项赛以解决“卡脖子”技术为目标,赛程贯穿全年。
总结:2025年“挑战杯”赛程紧凑,从年初申报到年末国赛,全程注重创新与实践。参赛者需密切关注本校通知,提前组队并优化作品,抓住展示学术才华的黄金窗口。赛事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推动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