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奇数年举行全国决赛,分为"大挑"(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小挑"(创业计划竞赛)交替开展。这一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生科创赛事,自1989年首届举办以来始终坚持这一周期规律。
-
固定周期安排
挑战杯采用"2年一届"的固定模式,奇数年(如2023、2025年)举办全国总决赛。其中"大挑"(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与"小挑"(创青春创业大赛)实行交替举办机制,确保两类赛事均有充分筹备时间。 -
完整赛事链条
每届赛事包含长达一年的选拔流程:- 校级选拔(偶数年秋季启动)
- 省级复赛(奇数年上半年)
- 全国决赛(奇数年10-11月)
这种安排既保证作品质量,又给予团队充足打磨时间。
-
特殊调整情况
在2020年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事件影响下,组委会曾临时调整过省级选拔时间,但始终坚持全国决赛的两年间隔原则,最近三届决赛分别于2021年(成都)、2023年(贵阳)、2025年(南京)举行。
建议关注每年9月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官方通知,校级选拔通常比全国决赛提前18个月启动。对于有志参赛的学生,建议在偶数年春季就开始组建团队,充分利用完整的备赛周期打磨优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