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通常由行政部门统一归口管理,但需财务部门监督、使用部门配合,形成多部门协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机制。具体管理职责根据单位性质不同可能涉及资产管理部门、IT部门或设施管理部门,核心目标是确保资产安全、账实相符及高效利用。
-
行政部门主导日常管理
行政部门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归口部门,负责采购验收、调拨处置、定期盘点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例如建立条形码系统实现“一物一码”跟踪,组织年度清查确保账卡物一致。对于办公设备、家具等通用资产,行政部门需制定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
财务部门把控价值核算
财务部门通过总账和明细账记录资产原值、折旧及变动,定期与行政部门核对数据。在资产处置时,财务需审核流程合规性并将收益纳入非税收入管理。例如,资产报废需财务部门联合审批,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
使用部门落实保管责任
资产使用部门需指定专人负责领用登记、日常维护及变更报备。人员调动时需办理资产交接手续,确保责任到人。例如科研设备由实验室管理员直接保管,定期上报使用状态。 -
特殊资产的专业化管理
IT设备、医疗仪器等专业资产由技术部门参与管理。如IT部门负责电脑配置维护,设施管理部门监督房屋修缮。这类资产需结合技术标准制定保养计划。 -
跨部门协作机制
大型单位常设立资产管理部门统筹协调,例如编制采购预算时联合财务、使用部门评估需求。盘点阶段由财务提供账目、行政组织实地清查、使用部门确认数据,三方协同提高效率。
提示:固定资产管理需避免“重采购轻维护”倾向,通过信息化工具(如EAM系统)和定期培训提升全员责任意识。动态优化分工流程,才能实现资产保值与高效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