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
固定资产增加的分录:
- 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捐赠收入”科目。
-
固定资产减少的分录:
- 报废固定资产时,借记“资产处置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 对外捐赠固定资产时,借记“资产处置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
固定资产折旧的分录:
-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业务活动费用”或“单位管理费用”等科目。
-
固定资产维修的分录:
- 发生固定资产日常维修费用时,借记“业务活动费用”或“单位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
固定资产改扩建的分录:
- 固定资产改扩建过程中,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科目,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 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 改扩建完成,将“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总结: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录涵盖了增加、减少、折旧、维修和改扩建等多个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记录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