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品的三层次理论将产品设计分为核心利益层、实际产品层和附加服务层,帮助金融机构精准满足用户需求。核心层解决本质需求(如储蓄的保值功能),实际层提供具体形态(如定期存款产品),附加层增强竞争力(如VIP客服或积分兑换)。
-
核心利益层
聚焦用户根本诉求,例如投资追求收益、保险转移风险。这一层决定产品的市场定位,需通过用户调研明确痛点和动机,如养老金产品需突出"稳健增值"而非高收益。 -
实际产品层
将抽象需求转化为具体功能,包括利率条款、期限设置、申购门槛等。例如货币基金通过T+0申赎和1元起投的设计,将流动性需求具象化。 -
附加服务层
通过增值服务形成差异化优势,如智能投顾、税务规划指导或紧急资金快赎。部分互联网平台通过"消费抵扣""生活权益"等非金融属性提升用户粘性。
理解三层次理论能帮助用户穿透营销话术,关注产品本质价值;对机构而言,分层优化可避免同质化竞争,例如在附加层嵌入场景化服务(教育金搭配留学咨询)。金融产品的竞争力往往藏在细节的叠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