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致病菌)、化学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着色剂)以及毒素类物质(如黄曲霉毒素B1)。这些检测确保食品从生产到消费全链条的安全性和合规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
微生物卫生指标
重点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例如乳制品需检测商业无菌,罐头类食品需验证密封性和灭菌效果。微生物超标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或腐败变质。 -
化学污染物与残留
包括重金属(铅、砷、汞)、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如抗生素)。大米需检测镉含量,肉类加工品需监控亚硝酸盐残留,蔬菜水果则侧重农残筛查。 -
食品添加剂合规性
检测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和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用量是否超标。糕点类食品需同时检测酸价和过氧化值,防止油脂劣变。 -
毒素与非法添加物
黄曲霉毒素B1常见于粮油制品(如花生、玉米),需严格限值;非法添加物如吊白块(豆制品)、罂粟碱(调味料)则通过色谱技术精准排查。 -
营养与品质指标
乳制品的蛋白质含量、食用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饮料的糖分和防腐剂等,均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感官品质。
提示:食品检验依托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等设备,结合国家标准(如GB 2760-2014)动态更新检测项。消费者可通过查看检测报告中的关键项目,快速判断食品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