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干部提拔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核心步骤,具体操作需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执行:
一、动议阶段
-
需求分析与方案制定
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及干部队伍结构状况,分析岗位需求并提出初步建议。
-
形成工作方案
涉及考察范围、方式、时间安排等要素,报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审批通过。
二、民主推荐阶段
-
发布预告
通过单位内部公告或会议形式,明确推荐职务、条件、范围及程序。
-
推荐方式
-
会议推荐 :召开全体人员或领导班子会议投票推荐。
-
个别谈话推荐 :与参会人员一对一交流,了解推荐意向。
-
-
结果统计与反馈
对推荐票进行分类统计,结果作为选拔重要参考,有效期通常为1年。
三、考察阶段
-
组成考察组
由党委指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考察方案并实施。
-
考察内容
-
德能勤绩廉 :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背景调查等方式综合评估。
-
档案审核 :核实“三龄两历”“身份信息”及廉政档案。
-
-
形成考察报告
考察组撰写书面报告,提出是否推荐及初步人选建议。
四、讨论决定阶段
-
党委会议研究
将考察报告及推荐情况汇报党委,经集体讨论确定考察对象。
-
形成任前公示方案
确定拟任职人员后,制定公示方案,明确公示内容、范围及时间。
五、任职阶段
-
任职公示
在单位内部公告拟任职人员名单,接受职工监督,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
任前谈话与廉政考试
公示无异议后,进行任前廉政谈话,部分岗位需组织廉政考试。
-
任职文件与档案更新
发布任职通知,办理工作交接,更新个人档案及组织关系。
六、后续管理
-
试用期管理
新任职干部实行1年试用期,期间接受考核评价,考核结果影响正式任职。
-
考核评价体系
包括年度考核、履职巡察、民主评议等,形成综合评价档案。
注意事项
-
程序规范性 :各环节需严格遵循《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法规,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
监督机制 :全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以上流程为通用框架,具体细节可能因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及岗位性质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