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常见法律风险防范测试主要围绕合同订立、履行及争议解决等核心环节展开,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合同订立阶段风险点
-
合同主体风险
-
需明确区分个人与单位签约主体,避免因公章瑕疵或授权不明导致纠纷。
-
建议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双方名称、标的、价款、履行期限等核心条款,并留存洽谈记录。
-
-
授权管理风险
-
员工对外签约需提供书面授权,明确范围并收回未使用文件。
-
离职员工需及时通知客户其离职情况,防止表见代理。
-
-
文本保存风险
-
签订一式多份合同并妥善保存,确保内容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
变更合同需留存电子邮件、微信截图等沟通记录。
-
二、合同履行阶段风险点
-
履行证明风险
-
确保交付由有权人员签收,避免使用无社保记录的临时工作人员。
-
明确质量标准、验收流程及时间节点,保留履行凭证。
-
-
违约应对风险
-
合同中应约定违约金、赔偿方式及争议解决途径(如仲裁或诉讼)。
-
发现违约行为需及时保留证据并主张权利。
-
三、争议解决机制风险点
-
管辖与程序风险
-
明确约定管辖法院或仲裁机构,避免因管辖争议延长诉讼周期。
-
建立内部争议解决流程,快速响应纠纷。
-
-
法律条款风险
-
避免使用模糊条款(如“合理期限”),确保权利义务对等。
-
重大合同建议聘请外部律师审核。
-
四、其他注意事项
-
保密义务 :明确保密范围,排除***息及法定披露情形。
-
时效性 :注意合同条款的生效时间、变更通知期限等法定时限。
通过以上测试,可系统评估企业在合同全周期中的风险防控能力,建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针对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