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签订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包括主体资质不明、条款模糊歧义、履约监管缺失三大核心问题,防范需从资信审查、条款细化、动态管理入手。以下是具体风险点及应对策略:
-
主体资质风险
- 风险表现:合作方无经营资格、伪造公章或超出经营范围签约。
- 防范措施:通过工商系统核实营业执照,要求对方提供授权委托书原件,必要时实地考察办公场所。
-
条款漏洞风险
- 风险表现:付款条件不明确、违约责任未量化、争议解决条款缺失。
- 防范建议:采用行业示范文本,关键条款(如验收标准)需附加实施细则,违约金建议约定日万分之五的明确计算方式。
-
履约失控风险
- 风险场景:对方延迟交货但未留存催告证据,单方变更合同未签补充协议。
- 应对方案:建立履约台账,重要沟通全程录音或邮件确认,重大变更必须签署书面文件。
合同管理应贯穿签约前审查-履行中留痕-纠纷后取证全流程,建议企业每年开展合同合规审计,必要时引入区块链存证技术固化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