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的利害关系人

民法典中的利害关系人是指与特定民事法律行为或事件有直接利益关联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其核心特征包括**‌主张权利的合法性‌‌利益受损的潜在性‌以及‌法律救济的必要性‌****。**‌

  1. 定义与范围
    利害关系人并非泛指所有受影响者,而是需满足“利益直接性”和“法律可保护性”。例如,遗产继承中未获分配的法定继承人、合同违约中的非缔约方但权益受损者(如次承租人)均可能被认定为利害关系人。

  2. 权利主张场景

    • 宣告失踪/死亡程序‌:配偶、近亲属或债权人可申请。
    • 物权争议‌:相邻权纠纷中受影响的业主。
    • 合同效力异议‌:因合同无效导致权益受损的第三方(如担保人)。
  3. 法律救济途径
    利害关系人可通过诉讼(如确认合同无效之诉)、非诉程序(如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维护权益,但需提供‌利益受损的初步证据‌,法院会审查其资格是否符合“直接利害关系”标准。

提示‌:实践中是否构成利害关系人需结合具体案情判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评估权利主张的可行性。

本文《民法典中的利害关系人》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99504.html

相关推荐

利害关系人回避原则

利害关系人回避原则是法律中为确保公正处理案件而设立的重要制度,主要适用于司法、行政及特定公共事务领域。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核心定义与适用场景 定义 :指与案件存在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应当主动或被要求退出案件处理过程,以避免影响公正性。 适用领域 : 司法领域 :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涉及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 行政领域 :如行政处罚、政府采购等过程中

2025-05-20 会计考试

干部回避制度规则

干部回避制度规则 主要是指为了确保公正、防止利益冲突,对干部在任职、履职过程中需要回避的亲属关系、地域关系等进行明确规定的制度。 1. 亲属回避 亲属回避 是干部回避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根据相关规定,干部在任职时,如果其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人员在相关单位或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应当回避。具体包括: 直系血亲 :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

2025-05-20 会计考试

干部考察回避制度

干部考察回避制度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机制,旨在维护选人用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防止利益冲突和权力滥用。 一、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亲属关系回避 :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这些亲属关系的人员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或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工作。 考察组成员回避

2025-05-20 会计考试

选人用人回避制度

​​选人用人回避制度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防止利益冲突、确保公平公正而设立的关键机制,其核心在于通过亲属回避、地域回避等规则,阻断人情干扰,实现任人唯贤。​ ​ 该制度以明确的亲属关系界定和程序规范为基础,要求领导干部在涉及本人或亲属的任免、考察等环节主动避嫌,从源头杜绝裙带关系和权力寻租。 选人用人回避制度主要涵盖三类情形:一是​​任职回避​ ​,规定夫妻、直系血亲

2025-05-20 会计考试

财务亲属回避制度

​​财务亲属回避制度是企事业单位为保障财务工作公正性、防范利益冲突而设立的人事管理规范,核心要求包括禁止直系亲属担任存在监督关系的财务岗位,适用范围涵盖夫妻、三代以内血亲及近姻亲关系​ ​。该制度通过明确岗位隔离原则,有效降低舞弊风险,尤其在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场景中具有强制性效力。 ​​亲属关系界定​ ​:需回避的亲属范围以法律定义的直系血亲(父母、子女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兄弟姐妹

2025-05-20 会计考试

党内表决回避制度

‌党内表决回避制度是指党员在参与决策表决时,若与表决事项存在直接利害关系,需主动申请或由组织要求回避,确保决策的公正性与公信力 ‌。其核心在于‌防止利益冲突 ‌、‌保障程序透明 ‌,是党内民主监督的重要体现。 分点展开论述 ‌适用情形 ‌ ‌利益关联 ‌:如涉及本人、亲属或特定关系人的职务调整、奖惩等事项; ‌项目参与 ‌:直接负责或主导相关工作的党员需回避; ‌其他可能影响公正的情形 ‌

2025-05-20 会计考试

非在编和编外一样吗

​​非在编和编外人员本质上都属于无正式编制的工作者,但两者在合同形式、待遇稳定性上存在差异​ ​。编外通常指临时工或劳务派遣,合同短期且待遇较低;非在编可能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福利相对更有保障,但两者均无法享受编制内的财政拨款和晋升通道。 ​​定义差异​ ​ 编外人员多为临时工或劳务派遣,由用人单位自主招聘,合同与第三方公司签署;非在编人员可能与单位直接签约,合同期限较长,但仍不纳入人事局注册编制

2025-05-20 会计考试

编外和编内的区别

编外和编内的主要区别在于定义、管理方式、稳定性、待遇和发展前景 。以下是详细说明: 1. 定义不同 编内 :指通过正式考试进入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且在组织部、人事局注册的人员。 编外 :指非通过正式考试招聘,由用人单位直接聘用的人员,包括合同工、临时工等。 2. 管理方式不同 编内 :人事关系由当地人事局管理,享受国家统一的编制管理政策。 编外 :人事关系由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管理,无编制保障

2025-05-20 会计考试

编外和非在编的区别

在编与非在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薪酬福利、稳定性、晋升机制、社会保障及工作性质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薪酬福利 在编 :由国家财政支付工资,享受五险一金、住房公积金补贴、年终奖金等,一线城市高级教师年薪可达30万元以上。 非在编 :工资由单位发放,通常低于在编,五险一金比例和基数较低,部分需自费。 二、稳定性 在编 :享有“铁饭碗”保障,岗位稳定,不会因单位经营调整被解聘。 非在编

2025-05-20 会计考试

编外聘用人员和合同工

编外聘用人员和合同工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与用人单位的雇佣关系和相关待遇。 编外聘用人员通常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在编制外聘用的工作人员,他们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并不占用单位的正式编制。合同工则是指与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他们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劳动关系。 1. 雇佣关系 编外聘用人员 :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不占用正式编制。 合同工 :与企业

2025-05-20 会计考试

什么是直接利害关系人

​​直接利害关系人是指与特定法律行为或事实状态存在直接权益关联的个体或组织,其合法权益可能因该行为或状态受到现实、特定的影响。​ ​核心特征包括​​权益的法定性​ ​(受法律明确保护)、​​影响的直接性​ ​(非间接或反射性)以及​​法律救济的必要性​ ​(损害可追溯至具体行为)。 ​​权益的法定性​ ​ 直接利害关系人主张的权益需为法律明确保护,如财产权、人身权或合同权利。例如

2025-05-20 会计考试

评审专家与供应商利害关系未回避

​​评审专家与供应商存在利害关系未回避将直接影响政府采购的公平性和公信力,甚至可能引发法律风险。​ ​ 关键问题包括:亲属或经济利益关联、三年内劳动关系、参与前期咨询等情形均需强制回避,否则易导致评审结果失真、供应商质疑投诉,最终影响项目顺利实施。 评审专家回避的核心情形主要有三类:一是​​经济利益关联​ ​,如三年内担任供应商董事、控股股东或存在劳动关系;二是​​亲属关系​ ​,包括配偶

2025-05-20 会计考试

民法典利害关系人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利害关系人的司法解释主要围绕其定义、适用范围及具体情形展开,具体如下: 一、核心定义 利害关系人指与行政处理措施存在直接关联、其合法权益可能受到影响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其核心在于“直接关联”与“合法权益受损”两个要素。 二、主要适用情形 行政行为中的利害关系人 直接受影响的当事人 :如因行政许可被限制的申请人,或因行政行为导致权益受损的群体。

2025-05-20 会计考试

回避制度的法律规定

回避制度是我国法律法规中为保障公平、公正履职而设立的重要机制,其核心在于通过明确规定相关人员的回避情形和程序,防止因亲属关系、利益冲突等因素导致的不当行为。以下是关于回避制度法律规定的详细解读: 1. 回避制度的种类 回避制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任职回避 :要求相关人员因亲属关系不得在同一单位或部门担任具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例如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

2025-05-20 会计考试

房屋利害关系人是指哪些人

房屋利害关系人主要是指与房屋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人,包括但不限于房屋所有权人、共有权人、承租人、抵押权人、相邻关系人等。 1. 房屋所有权人 房屋所有权人是指对房屋拥有完全产权的个人或单位,包括购买房屋的业主和通过继承、赠与等方式获得房屋产权的人。他们对房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房屋共有权人 房屋共有权人是指对同一房屋共同享有所有权的人,如夫妻共同购买的房屋

2025-05-20 会计考试

遗嘱利害关系人是指哪些人

‌遗嘱利害关系人主要指与遗嘱内容有直接财产利益关联的个体或群体,包括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以及依靠被继承人生前扶养的人 ‌。这类人群通常有权对遗嘱效力提出异议或主张权益,其范围由《民法典》明确规定以确保遗产分配的公平性。 ‌法定继承人 ‌ 即使未被遗嘱指定,配偶、子女、父母等第一顺序继承人,以及兄弟姐妹、祖父母等第二顺序继承人均属利害关系人。若遗嘱完全剥夺其继承权

2025-05-20 会计考试

利害关系人通俗解释

与案件有直接或间接利益的人 利害关系人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与诉讼标的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具体来说: 直接利害关系人 指对诉讼标的享有直接权益或承担义务的人,例如合同当事人、侵权行为的受害者等。这类人有权直接提起诉讼或被提起诉讼。 间接利害关系人 指对诉讼标的没有直接权益,但案件结果可能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的人,例如合同关联方的债权人、受遗赠人等。这类人通常可以申请参加诉讼,辅助一方当事人维护权益

2025-05-20 会计考试

公安办案人员回避制度

​​公安办案人员回避制度是确保司法公正的核心机制,要求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的执法人员主动退出案件处理,或经当事人申请后强制回避。​ ​其关键亮点包括:​​自行回避与申请回避双轨并行​ ​、​​近亲属及利益关联者必须回避​ ​、​​决定权限分层明确​ ​(如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需由上级决定),以及​​复议程序保障申诉权​ ​。 ​​回避的法定情形​ ​:办案人员若为案件当事人、近亲属

2025-05-20 会计考试

公安回避制度谁批准

​​公安回避制度的批准权限明确分为两类:普通侦查人员的回避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则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批准​ ​。这一制度设计既保障了程序公正性,又通过分权机制避免了自我审批的漏洞。 ​​侦查人员的回避流程​ ​ 当侦查人员存在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等法定回避情形时,需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查并作出决定。申请可通过书面或口头提出

2025-05-20 会计考试

公安人员回避规定

公安人员回避规定是保障案件公正处理的重要制度,其核心在于通过明确回避情形和程序,确保公安人员在办理案件时不受个人情感、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干扰。以下从关键情形、决定主体、程序规定及现实意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1. 关键回避情形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人员在以下情形下必须回避: 利害关系 :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 近亲属关系

2025-05-20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