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25年医保新政策的一些主要变化:
参保政策
取消户籍限制:从2025年开始,医保将取消对户籍的限制,无论是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还是新就业形态(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直播主播等)的人员,都可以参加职工医保。
大病保险激励机制:对连续参保和断保情况设置奖惩模式。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群众,从第5年起每连续参保1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至少1000元。对于当年没有使用医保基金的参保群众,第二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最低1000元。
缴费标准上涨:从2024年9月份开始缴纳2025年居民医保费用时,个人缴费标准会上涨至不低于400元,财政补贴也会上涨至670元。
设立固定待遇等待期:未参保的或断缴的都有3个月等待期。每多断缴一年就增加一个月。等待期内不可享受医疗报销待遇,所有治疗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
支付方式改革
DRG和DIP付费模式全国落实:2025年底,我国医保DRG改革将全面落实。DRG将相似病例归为一组,设定固定支付金额;DIP则利用大数据,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式确定支付标准。
待遇保障提升
门诊用药保障增强: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统筹,患者每年可节省约2000元药费。
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完善:心脏支架从万元降至700元,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从5000元/盒降至500元。最新的谈判药品目录可在国家医保平台APP上查询,抗癌药和罕见病药优先纳入。
特殊疾病保障增强:针对癌症、心脏病等重大疾病,2025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特别增设了一项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相关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及后续治疗。为患者提供了一把保护伞,让他们在面对重大疾病时能更加从容不迫。
服务便利化
异地就医结算简化:只要是在全国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享受到与本地相同的报销待遇。
医保定点范围扩容:推动更多村卫生室纳入基本医保定点,并直接结算,便利了农村居民的就医。
家庭共济范围扩大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展:从2025年起,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进一步扩展,支持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员近亲属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及已参保的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个人自付医药费用。
鼓励生育政策体现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部分项目价格最高降了60%。以深圳为例,取卵术、人工授精等8个辅助生殖项目,都可以直接到医院刷医保卡报销,最高报销比例达到了90%。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
覆盖范围扩大:目前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阶段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医保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以建立独立险种、制度覆盖全民、政策规范统一、契合我国国情为目标,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这些政策变化旨在进一步完善医保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