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医保是可以报销的。根据目前的医保政策,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享受医保报销:
异地就医备案
备案人员范围: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异地转诊人员以及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备案方式:参保人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医保部门的微信公众号或官方网站等线上渠道进行备案,也可以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服务窗口办理。
备案有效期:备案有效期内无需重复备案。
直接结算
适用条件:已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参保人员,在就医地的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可以享受直接结算服务。
结算原则:按照“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的原则进行结算。即使用就医地的医保目录,执行参保地的报销政策,由就医地的医疗机构进行管理。
费用报销:参保人员在就医结束后,结算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的费用,医保统筹基金支付的部分由医疗机构与医保部门直接结算。
手工报销
适用情况:如果参保人员因各种原因未能在就医地直接结算,或者就医的医院未开通跨省联网服务,可以先自行垫付医疗费用,然后回参保地进行手工报销。
报销流程:参保人需保存好相关结算单据及证明材料,如发票、费用清单、诊断证明等,回参保地后,按规定向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手工报销。
注意事项
医保目录和政策差异:由于各地医保目录和报销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前,最好提前了解就医地的医保目录和参保地的报销政策,以免影响报销。
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在就医前,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等渠道,查询就医地的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选择合适的医院进行就医。
总的来说,异地就医医保报销的政策已经相对完善,参保人员只要按照规定办理备案手续,就可以在异地享受便捷的医保报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