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程,也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兼具历史和思政的双重特点。以下是详细说明:
1. 课程性质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相关文件规定,《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高校本科阶段开设的必修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它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线索,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涵盖从1840年**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具体包括:
- 历史部分:如**战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等。
- 思政部分:通过历史事实揭示中国***领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内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改革开放。
3. 教学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
- 历史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
- 思政教育: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4. 综合特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不仅是一门历史课程,还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它通过历史事实的讲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史和国情,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种结合使得课程既有学术性,又具有鲜明的思想教育意义。
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门兼具历史和思政特点的课程。它通过历史线索的梳理,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时代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