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的必修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关于这门课程的详细说明:
1. 课程性质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和中宣部的相关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之一。
2. 教学内容
该课程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线索,重点讲授以下内容:
- 历史进程:包括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 核心主题: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特别是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和社会主义道路。
-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3.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能够:
- 了解基本国史和国情;
- 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
- 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拥护中国***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4. 政策背景
这门课程的设置旨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必修课,不仅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还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培养其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