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高考使用的试卷类型和具体考试科目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以下是关于山西新高考使用的试卷类型、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以及备考策略的详细信息。
山西新高考使用的试卷类型
全国新课标卷
2024年,山西高考使用的是全国新课标Ⅱ卷。2025年,预计将继续使用全国二卷。全国新课标卷的使用意味着山西省的高考命题将与全国其他省份保持一致,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评价的公平性。
山西新高考的考试科目和成绩构成
考试科目
山西省2025年高考采用“3+1+2”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以及考生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这种模式旨在增加考生的选择权,促进文理交融,提高综合素质。
成绩构成
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按原始分计入总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满分各为100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再选科目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以等级转换分计入总分。
等级转换分的引入是为了解决不同选考科目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山西新高考的备考策略
科目选择和组合策略
考生应根据自身兴趣、学科特长和高校专业要求,合理选择选考科目。物理组合适合理工类专业,历史组合适合人文社科方向。科学合理的选科组合不仅能提高考试成绩,还能增加录取机会,避免因选科不当而错失理想院校和专业。
强化基础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科目占总分60%,考生需夯实基础,特别是外语听力虽不计入总分,但部分高校可能参考,仍需重视。基础科目的稳固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考生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试技巧的训练。
针对性训练
考生应根据自身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如数学选填题限时训练、中档题过关训练和压轴题强化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考生可以提升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特别是在新高考模式下,掌握解题方法和思维模式至关重要。
山西新高考使用的试卷类型为全国统一的新课标卷,2025年预计继续使用全国二卷。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和物理或历史首选科目,以及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再选科目。考生总成绩由统考科目成绩和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其中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转换分。考生应科学选择选考科目,强化基础科目,并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应对新高考的挑战。
山西新高考的考试科目有哪些
山西省新高考的考试科目实行“3+1+2”模式,具体如下:
-
3门全国统考科目:
- 语文
- 数学
- 外语(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中选择1门,含听力)
-
1门首选科目:
- 物理或历史,考生须选择其中1门
-
2门再选科目:
- 思想政治
- 地理
- 化学
- 生物学
考生须从这4门科目中选择2门
山西新高考的考试形式是怎样的
山西省2025年新高考的考试形式主要采用“3+1+2”模式,具体如下:
考试科目
- “3”: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中选择一种,含听力)。
- “1”:物理或历史,考生需从中选择一门。
- “2”: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考生需从中选择两门。
考试时间
- 全国统考科目:语文(150分钟)、数学(120分钟)、外语(120分钟)。
- 选考科目:每科75分钟,具体安排在6月7日至9日。
成绩组成
- 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外语听力不计入总成绩)。
- 选考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采用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
录取批次
- 普通类:设置4个批次,包括普通本科提前批、普通本科批、普通专科(高职)提前批、普通专科(高职)批。
- 艺术类:设置4个批次,包括艺术本科提前批、艺术本科批、艺术专科(高职)提前批、艺术专科(高职)批。
- 体育类:设置2个批次,包括体育本科批、体育专科(高职)批。
志愿填报
- 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设置志愿,普通类共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山西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时间是什么时候
山西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时间分为两个阶段:
-
模拟志愿填报时间:
- 提前批志愿:2025年3月11日-12日
- 其他批次志愿:2025年3月13日-15日
-
正式志愿填报时间(根据2024年安排,2025年具体时间待公布):
- 第一段:6月26日8:00—6月27日18:00
- 第二段:7月3日8:00—7月5日18:00
- 第三段:7月29日8:00—7月31日18:00
- 第四段:8月10日8:00—8月11日18:00
- 第五段:8月15日8:00—8月18日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