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首课的实施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下是对思政课首课的背景、具体实施方式及个人学习体会的详细阐述:
一、思政课首课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
思政课首课是泰安市创新推出的“首课思政负责制”的一部分,旨在推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制度要求每天担任第一节课的教师,利用课堂前5分钟时间,结合重大时事、社会热点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 强化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国情怀。
- 构建育人新格局:通过“人人讲、科科讲、天天讲”的模式,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 落实教育三问: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思政课首课的具体实施方式
时间安排
每天第一节课的前5分钟被用作思政教育时间,这一“黄金时间”通过短小精悍的内容设计,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教育效果。内容设计
- 结合重大时事:如国家政策、社会热点事件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动态。
- 挖掘学科思政元素:各学科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内容,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 回应学生需求:针对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提供思想引导和价值观教育。
创新实践
- “6个1”工程:包括构建授课课程体系、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建立教育基地、开发校本课程、培养教学名师和建立精品课例等,全面提升思政课质量。
- 全员参与:教师全员参与思政教育,学校党组织负总责,形成市、县、校、师四级联动的考核激励机制。
三、个人学习体会
对思政教育的深刻理解
思政课首课让我深刻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国家发展和社会热点,更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例如,通过学习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我意识到作为青年一代,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对教育创新的感悟
思政课首课的创新模式让我感受到教育改革的活力。通过“5分钟小切口”,实现了教育的“润物细无声”,让我意识到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对个人成长的启发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思政课首课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它激励我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我,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四、总结
思政课首课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为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这一课程,我更加坚定了爱国信念,明确了个人成长方向,同时也感受到了教育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值得在更广范围内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