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的最新标准如下:
- 基本工资占比提高 :
-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在工资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从40%增长到45%左右。这次改革将通过调整机关工资标准,并将部分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适当提高基本工资的比重。
- 岗位工资调整 :
-
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工资标准,由现行的550元至280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至3810元。
-
管理人员的岗位工资标准,由现行的550元至275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至3770元。
- 薪级工资调整 :
-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薪级工资标准,由现行的80元至2600元分别提高到170元至5795元。
- 绩效工资调整 :
- 将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后,绩效工资水平相应减少。专业技术人员的减少金额,从最低岗位等级到最高岗位等级减少金额为220元至655元。管理人员绩效工资从最低到最高岗位等级减少金额为220元至650元。
- 津贴补贴政策 :
- 冻结规范津贴补贴工资增长,各地各部门不能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调整津贴补贴标准,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改革性补贴政策和考核奖励政策。
- 新入职人员工资待遇 :
- 提高新参加工作工人的学徒期、熟练期工资待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中小学教师、护士岗位工资调整 :
- 中小学教师、护士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提高10%。
- 职称与薪酬脱钩 :
- 自2025年起,建立职称与工资适度分离的新型薪酬体系。职称与薪酬解绑方式包括:初级/中级职称不再设置工资级差,副高及以上职称仅保留岗位津贴,取消职称与工龄的强制挂钩。
- 薪酬结构 :
- 建立"三轨并行"薪酬结构,包括岗位价值基准工资(占50%)、绩效考核浮动工资(占30%)、特殊贡献奖励工资(占20%)。
- 动态调整机制 :
- 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将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进行适时调整。同时,绩效工资制度和津贴补贴也将根据相应政策进行适时调整。
这些调整旨在优化事业单位工资结构,提高工资水平,并体现公平性和合理性,确保员工的收入与付出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