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财务机构工作职责 :
-
贯彻执行《会计法》,维护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搞好会计核算。
-
管理本部门或本单位经费及其他专项业务经费,制定本部门的财务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
按照《会计法》的要求,认真做好记账、算账,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账。
-
严格执行财务计划和预算,节约开支,考核资金使用效果,客观、真实地对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及时为领导提供准确数据。
-
负责债权、债务工作,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
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负责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的立卷、建档工作。
-
负责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的领购、分发、缴销等工作。
-
组织本单位及系统财务人员学习国家财政法规制度和现代化财务管理。
-
接受并配合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做好本部门财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 现金、银行存款和印章管理制度 :
-
现金管理制度:严格审核、手续齐备,当面点清、坚持复核,加盖戳记、编证入账,账账核对、日清日结,查核限额、及时存取,严禁“白条”、不得坐支,禁止违规大额提现,严防挪用、确保安全。
-
开支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津贴等。
- 预算管理 :
-
每年制定预算计划,明确各部门的预算额度。
-
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预算。
-
所有收入应及时入账,确保收入的真实和完整。
-
定期进行收入审核,确保收入的合法合规。
-
所有支出应按照预算执行,严格控制支出。
-
支出申请需经过财务部门审核,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
资产购置、使用和处置均需遵循相关规定,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
定期进行资产盘点,确保资产的完整性。
- 票据管理 :
- 票据申请与使用需遵循相关规定,确保票据的合法合规。
- 财务报告 :
- 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审核需遵循相关财务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资产管理 :
-
各部门负责日常资产的使用与维护,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确保资产安全。
-
对于闲置、损坏或报废的资产,须按规定流程进行处置。
- 财务审批制度 :
-
实行严格的财务审批制度,所有费用支出、货款划拨必须经相关领导批准,方可支付。
-
未经签批而私自办理报销、划拨手续的,财务人员停职追回,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有关财会人员和当事人共同承担。
- 内部审计 :
- 审计部独立于财务部,负责内部审计工作,定期对财务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这些制度旨在通过明确职责分工、规范操作流程、完善监督机制,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降低财务风险,保障单位内部资金的安全,确保事业单位的稳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