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部绩效提升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 :
- 为财务人员设定具体、可衡量的工作目标,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期望成果。绩效目标的设定应与公司长期战略目标及年度目标紧密结合,围绕财务管理核心目标进行明确。例如,为实现公司提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财务管理目标,需在应收账款会计中设定相关指标考核,如监控应收账款余额、分析回款周期、评估应收账款账龄等。
- 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 :
- 通过定期绩效评估,及时了解财务人员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基于评估结果,筛选出真正适合公司的人才,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帮助财务部门管理者进行人才选用和培养,确保财务团队高效运作,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
- 为特定财务人员提供定向专业岗位培训,助其实现“点”的突破。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建议通过公司内部轮岗制度,使其在不同岗位上积累丰富经验,实现技能的全面提升。
- 建立沟通和动态监控制度 :
- 日常工作中,考核人要对被考核人加强动态管理,督促检查被考核人的工作完成进度。在月底考核定格之后,考核人要做好与被考核人的沟通谈话,指出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指出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帮助被考核人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 考核程序和分工 :
- 考核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定量考核为主,参照定性考核结果,客观、公平、公正地完成对每一位财务人员的考核定格。每月1号前考核人依据每个人的考核资料完成量化打分、综合评价等,并确定被考核人完成情况。总会计师和财务部经理对各中心的主管、初级主管和财务部本部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和综合打分;各中心主管对其下属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和综合打分。最后由财务部汇总考核结果,排队列出每一位人员的综合得分,最后由总会计师召集人员讨论,完成对每一位财务人员的考核定格。
- 监督体制 :
- 总会计师接受财务部全体人员的越级投诉,严格执行考核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并将考核意见递交公司考核办。
- 考核指标及权重 :
- 考核指标通常包括业务能力、团队协作、工作效率、风险控制、创新能力等核心维度。具体到指标体系构建,可以通过财务分析能力、预算编制与执行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指标来衡量;团队协作则涉及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团队领导力等;工作效率可以通过完成工作的时间、准确性和质量来评价;风险控制则关注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创新能力则体现在对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和对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
- 将战略化为行动 :
- 绩效评价指标应该围绕企业战略而设计,成为传达并具体化企业战略,引导战略实施,从而化战略为行动,并与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和员工沟通的工具。企业的财务维度目标可以是利润最大化、现金流量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
通过以上策略,财务部可以更有效地提升绩效,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建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并定期评估和调整,以确保绩效提升策略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