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程结算超过概算10%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 仔细审查项目成本构成 :
-
确定超支的原因和具体金额。
-
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寻求解决方案,例如重新谈判合同条款或寻找替代材料或服务。
-
优化项目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和监督,确保后续工作按照预算进行。
-
及时记录和分析超支情况,以便在未来的项目中提高预算准确性和管理能力。
- 加强设计与造价的协同 :
-
推行限额设计,以批准的投资概算为限额,对设计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
加强设计与造价人员的沟通,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要密切配合,共同研究设计方案,避免出现设计超概算的情况。
-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
-
建立严格的变更审批制度,对任何工程变更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审批,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
对变更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跟踪,确保变更费用在可控范围内。
- 强化合同管理 :
-
严格审查合同条款,尤其是与结算有关的条款,确保合同中的结算方式和支付方式明确、合理。
-
加强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定期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合同双方按约定履行义务。
- 及时应对,调整策略 :
-
发现超支后及时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
-
根据超支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调整方案。例如,如果是由于设计变更导致的超支,可以考虑优化设计方案或调整施工计划。
- 审计处理 :
-
审计中发现送审结算金额超过设计概算时,应核实数据,确认超概算情况。
-
分析超概算原因,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沟通,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
评估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审查合同条款,提出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
- 重新报批 :
- 根据《政府投资条例》第十二条,初步设计提出的投资概算超过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投资估算10%的,项目单位应当向投资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并可能需要重新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
综上所述,当工程结算超过概算10%时,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审查成本构成、加强设计与造价的协同、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强化合同管理、及时应对和调整策略,以及可能的审计处理和重新报批。这些措施有助于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确保项目按预算进行,并为未来的项目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