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改革重要节点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自2013年启动以来,经历了多个重要节点,主要进展如下:

一、改革启动与政策推动(2013年-2018年)

  1. 2013年成为全国会计工作重点

随着预算公开、三公经费管理等改革推进,财政部提出要深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1. 渐进式改革思路确立

财政部明确改革采取“总体规划,先易后难,重点突破,逐步推进”原则,优先解决政府单位界定、预算会计制度整合等基础问题。

  1.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推动

该条例要求健全会计制度,准确核算行政成本,进一步凸显政府会计改革的紧迫性。

二、制度框架构建(2019年-2020年)

  1.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

2019年1月1日起,新制度在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涵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报表及核算模式。

  1. 准则体系完善

在《基本准则》基础上,发布存货、投资、固定资产等10项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构建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的核算模式。

三、改革深化与配套完善(2021年-2022年)

  1. 审计关注点调整

新制度实施后,审计重点转向资产折旧、基建项目资本化处理等合规性,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反映行政成本。

  1. 权责发生制全面推行

政府会计主体需同时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实现“双报告”机制,提升财政透明度。

四、未来展望

改革仍需解决政府会计人员培训、信息系统建设等配套问题,并持续优化权责发生制适用范围。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政府会计将更好地服务于财政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

以上节点反映了政府会计改革从启动到全面实施的系统性推进过程,体现了“稳中求进、问题导向”的特点。

本文《政府会计改革重要节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448268.html

相关推荐

政府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是规范政府会计核算的基础规范,其核心内容与一般企业会计准则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主要要点: 一、基本准则的定位与作用 规范体系基础 基本准则是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概念基础和框架,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并为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 信息质量要求 确保政府财务信息的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为财政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核心原则 会计主体 明确政府会计主体范围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改革是什么

政府会计改革是 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提高政府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更好地服务于财政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 改革的核心是将原有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变革为“双基础”“双分录”“双报告”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相互分离又互相衔接的会计制度体系 。 改革背景 原有的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主要涵盖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准则1一6号

中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多个具体准则,其中第1号至第6号准则涵盖了不同方面的会计处理。以下是这些准则的主要内容: 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 规范了政府会计主体在存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 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 : 涉及政府会计主体在投资活动中的会计处理。 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 : 规定了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折旧和处置等方面的要求。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

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可从以下层面综合分析: 一、国内经济体制转型的必然要求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原有的收付实现制会计体系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及运行成本,需通过改革建立与之匹配的权责发生制核算体系。 财政管理现代化需求 随着财政支出规模扩大和财政透明度要求提高,现行会计模式已无法满足绩效管理、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的需求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制度主要规定

政府会计制度主要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核算基础 : 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政府部门按照统一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包括财产、债权、债务、权益、收入、费用等各项经济业务的核算。 会计要素定义、确认和计量原则 : 基本准则主要对政府会计目标、会计主体、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础,以及会计要素定义、确认和计量原则、列报要求等做出规定。 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 :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年终清理的内容

政府会计年终清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核对年度预算 预算调整与转移支付 年终前需完成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与上级、下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及各部门预算的核对,处理追加追减、上划下划等调整事项,确保预算数一致。 预算拨款截止时间 各项预算拨款需在12月25日前办理完毕,确保与支出列报时间一致。 二、清理本年预算收支 收入清理 督促征收部门及时缴库本年预算收入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要求双分录是哪年

政府会计要求双分录的起始年份为 2013年 ,具体背景如下: 制度基础 2013年12月18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该制度首次在行政单位中推行"双分录"核算方法。 核算范围扩展 原《制度》仅对固定资产采用双分录核算,而新制度将核算范围扩大至包括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9个科目。 实施意义 双分录通过同时记录资产和负债

2025-03-17 会计考试

新会计制度是哪一年改革的

我国新会计制度的改革始于 2005年 ,具体背景和进展如下: 制度构建阶段(2005年) 财政部于2005年2月15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新会计制度框架的正式建立。这一阶段对1997年至2001年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和整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实施范围扩展(2007年) 新会计准则于 2007年1月1日 在上市公司强制实施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哪年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于 2007年全面实施 ,具体背景和要点如下: 改革背景 为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推动廉政建设和民主政治发展,国务院于2006年批准启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改革方案于2005年12月27日正式出台。 实施时间 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于 2007年1月1日 正式实施,2006年6月起各地区、各部门开始启用新科目编制2007年预算。 改革内容 新体系包含三部分: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制度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政府会计制度自 2019年1月1日 开始实施。以下是相关背景信息: 实施时间节点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该制度于 2019年1月1日 正式施行。 过渡安排 行政单位从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过渡到新制度,事业单位则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转向新制度。 部分地区(如九华县)在2018年已组织相关培训并开展考试,确保2019年顺利实施。 制度体系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改革背景

适应市场经济和财政管理现代化 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可从以下层面综合分析: 一、国内经济体制转型的必然要求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原有的收付实现制会计体系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及运行成本,需通过改革建立与之匹配的权责发生制核算体系。 财政管理现代化需求 随着财政支出规模扩大和财政透明度要求提高,现行会计模式已无法满足绩效管理

2025-03-17 会计考试

2017年国家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是

2017年国家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新收入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 修订背景 :为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15)保持趋同,提升企业财务报告质量。 主要内容 :规范收入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明确合同履约义务、交易价格确认等核心问题。 实施时间 :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境内外同时上市企业及采用国际准则的企业需执行。 二、新政府补助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

2025-03-17 会计考试

2017年发布的收入准则规定

2017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CAS-14)是财政部对现行收入准则的全面修订,旨在规范企业收入确认、计量及相关信息披露,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以下是其核心规定和主要变化: 一、核心确认原则 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 旧准则以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新准则改为以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这一变化打破了商品与劳务的界限,更科学地反映经济利益流入的本质。 五步法模型

2025-03-17 会计考试

会计准则最早哪一年发布

我国会计准则的最早发布年份为 1978年 ,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1955年 设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会计准则》,为会计准则制定奠定基础。 1965年 中国单位会计准则开始普遍使用,1973年进行修订,标志着会计准则的初步建立。 1978年 发布《中国单位会计准则》(1978年修订),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形成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会计准则开始科学化改革。 后续发展

2025-03-17 会计考试

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了还需年检吗

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后,是否需要年检的问题需要结合新政策规定和证书类型综合判断,具体说明如下: 一、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后的年检要求 继续教育的强制要求 根据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会计人员需每年参加规定学时的继续教育,否则可能影响后续职业资格认证。若连续两年未参加继续教育,会计从业资格证将被吊销。 年检与继续教育的关联性 年检已不再作为会计从业资格的直接准入条件

2025-03-17 会计考试

制定并历次修改中国会计法的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制定并历次修改中国会计法的机构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具体历次修改如下: 1985年1月21日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1993年12月29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1999年10月31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 2017年11月4日

2025-03-17 会计考试

2024年修改的会计法新增了什么

202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新增了以下主要内容: 一、会计工作政治方向 新增条款明确会计工作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会计术语规范 将“帐”改为“账”,并解释了“账簿”“凭证”等术语的货币属性,避免与生活用品混淆。 三、会计信息化建设 首次将会计信息化写入法律,强调国家加强信息化建设,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

2025-03-17 会计考试

2024年出台的会计法做出哪些修改

2024年修改的会计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会计法核心修订内容 增加服务国家战略的宗旨 在第二条新增一款,明确会计工作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 将“国家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鼓励依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会计工作”单独列为第八条第三款,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办法。 完善会计监督制度 要求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2025-03-17 会计考试

2024新修改会计法的思路

2024年新修订的《会计法》以完善会计制度、提升信息质量为核心,通过强化监督、加大处罚力度和推动信息化建设,为规范会计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具体思路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坚持党对会计工作的领导 新增条款明确会计工作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修改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 二、完善会计基础制度 明确会计核算范围

2025-03-17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