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年终清理的内容

政府会计年终清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核对年度预算

  1. 预算调整与转移支付

年终前需完成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与上级、下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及各部门预算的核对,处理追加追减、上划下划等调整事项,确保预算数一致。

  1. 预算拨款截止时间

各项预算拨款需在12月25日前办理完毕,确保与支出列报时间一致。

二、清理本年预算收支

  1. 收入清理

督促征收部门及时缴库本年预算收入,核对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和专用基金收支,催收应列入本年的收入并缴入国库。

  1. 支出清理

核对并清理本年预算支出,收回应收款项冲减支出,预拨下年度经费不得列入当年支出。

三、组织年度对账

  1. 与国库对账

年终后组织征收机关与国库进行年度对账,核对库款报解整理期内的收入数据,确保财政收入数字一致。

  1. 内部核对

各级总预算会计需与下级单位核对拨款支出,编制对账单并签章确认。

四、清理往来款项

  1. 往来账务清理

年终前清理单位间的往来款项,将应转作收入或支出的款项转入相关账户,结清账务。

  1. 财政专户管理

核对财政专户收支,确保专款专用,及时拨转应返还所属单位的部分。

五、核实股权、债权和债务

  1. 资产与负债核对

财政部门需与相关资产、债务管理部门提供资料,核对股权、债权、债务等核算信息,确保账实相符。

六、年终财政结算

  1. 收支汇总与报表编制

结合核对后的预算收支数据,编制年终财政决算报表,反映全年预算执行结果。

  1. 财务分析

通过决算数据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检查财经纪律规范性,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七、软件操作注意事项(以用友政务为例)

  1. 科目结转模板

使用“年末收入结转”模板自动生成预算收入结转凭证,确保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科目期末无余额。

  1. 数据审核

结转前需检查凭证审核状态,避免遗漏未记账或重复记账的情况。

以上内容综合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及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确保年终清理工作的规范性与完整性。

本文《政府会计年终清理的内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448250.html

相关推荐

政府会计要求双分录是哪年

政府会计要求双分录的起始年份为 2013年 ,具体背景如下: 制度基础 2013年12月18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该制度首次在行政单位中推行"双分录"核算方法。 核算范围扩展 原《制度》仅对固定资产采用双分录核算,而新制度将核算范围扩大至包括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9个科目。 实施意义 双分录通过同时记录资产和负债

2025-03-17 会计考试

新会计制度是哪一年改革的

我国新会计制度的改革始于 2005年 ,具体背景和进展如下: 制度构建阶段(2005年) 财政部于2005年2月15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新会计制度框架的正式建立。这一阶段对1997年至2001年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和整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实施范围扩展(2007年) 新会计准则于 2007年1月1日 在上市公司强制实施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哪年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于 2007年全面实施 ,具体背景和要点如下: 改革背景 为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推动廉政建设和民主政治发展,国务院于2006年批准启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改革方案于2005年12月27日正式出台。 实施时间 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于 2007年1月1日 正式实施,2006年6月起各地区、各部门开始启用新科目编制2007年预算。 改革内容 新体系包含三部分: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制度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政府会计制度自 2019年1月1日 开始实施。以下是相关背景信息: 实施时间节点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该制度于 2019年1月1日 正式施行。 过渡安排 行政单位从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过渡到新制度,事业单位则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转向新制度。 部分地区(如九华县)在2018年已组织相关培训并开展考试,确保2019年顺利实施。 制度体系

2025-03-17 会计考试

1992年市场经济改革是指什么

1992年的市场经济改革是指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机制调整,推动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型。这一改革的核心内容、历史意义及实施路径如下: 一、核心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明确市场与政府关系

2025-03-17 会计考试

会计专业近年来取得的成果

会计专业近年来在教学、人才培养、行业应用及学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 推出高职会计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3/9项),获教育部一等奖。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江苏省教育厅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探索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育人模式。 民航特色人才培养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与中国民航大学合作建立航空MPAcc专业学位授权点

2025-03-17 会计考试

2023年新会计准则有哪些变化

2023年新会计准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了国内及国际准则的调整: 一、核心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收入确认原则强化 新准则更强调收入实现原则,要求根据交易实际发生的时间点确认收入,减少提前确认收入的可能性。 资产减值与租赁调整 资产减值需基于价值评估和损失风险预测,避免高估; 租赁合同需将租金支出纳入财务报表,提高透明度。 金融工具分类更新 金融工具按风险和回报特性重新分类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准则核算基础突出了什么

政府会计准则核算基础的核心特点如下: 一、核算基础转变 从收付实现制转向权责发生制 政府会计准则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改变了传统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局限。这一转变旨在更准确地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运行成本及现金流量,满足现代财政管理需求。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重 除权责发生制外,政府会计准则还规范了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应用场景。历史成本确保会计信息的稳定性和可验证性

2025-03-17 会计考试

2000年财政部发布了一项会计标准

2000年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标准是 企业会计准则 ,该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适用范围广 企业会计准则打破了行业、所有者和组织形式的限制,适用于所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规范地位 该标准成为我国会计规范的主要形式,与《会计法》共同构成我国会计法律体系的基础。 主要内容 2000年发布的会计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多项具体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等)

2025-03-17 会计考试

2014年以来会计准则的变化

自2014年以来,中国会计准则经历了多项重要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修订 : 2014年7月23日,财政部通过《关于修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决定》(财政部令第76号),对基本准则进行了修订,特别是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进行了重新表述。修改后的表述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制度主要规定

政府会计制度主要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核算基础 : 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政府部门按照统一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包括财产、债权、债务、权益、收入、费用等各项经济业务的核算。 会计要素定义、确认和计量原则 : 基本准则主要对政府会计目标、会计主体、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础,以及会计要素定义、确认和计量原则、列报要求等做出规定。 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 :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

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可从以下层面综合分析: 一、国内经济体制转型的必然要求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原有的收付实现制会计体系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及运行成本,需通过改革建立与之匹配的权责发生制核算体系。 财政管理现代化需求 随着财政支出规模扩大和财政透明度要求提高,现行会计模式已无法满足绩效管理、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的需求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准则1一6号

中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多个具体准则,其中第1号至第6号准则涵盖了不同方面的会计处理。以下是这些准则的主要内容: 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 规范了政府会计主体在存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 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 : 涉及政府会计主体在投资活动中的会计处理。 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 : 规定了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折旧和处置等方面的要求。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改革是什么

政府会计改革是 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提高政府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更好地服务于财政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 改革的核心是将原有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变革为“双基础”“双分录”“双报告”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相互分离又互相衔接的会计制度体系 。 改革背景 原有的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主要涵盖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是规范政府会计核算的基础规范,其核心内容与一般企业会计准则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主要要点: 一、基本准则的定位与作用 规范体系基础 基本准则是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概念基础和框架,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并为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 信息质量要求 确保政府财务信息的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为财政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核心原则 会计主体 明确政府会计主体范围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改革重要节点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自2013年启动以来,经历了多个重要节点,主要进展如下: 一、改革启动与政策推动(2013年-2018年) 2013年成为全国会计工作重点 随着预算公开、三公经费管理等改革推进,财政部提出要深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渐进式改革思路确立 财政部明确改革采取“总体规划,先易后难,重点突破,逐步推进”原则,优先解决政府单位界定

2025-03-1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改革背景

适应市场经济和财政管理现代化 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可从以下层面综合分析: 一、国内经济体制转型的必然要求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原有的收付实现制会计体系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及运行成本,需通过改革建立与之匹配的权责发生制核算体系。 财政管理现代化需求 随着财政支出规模扩大和财政透明度要求提高,现行会计模式已无法满足绩效管理

2025-03-17 会计考试

2017年国家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是

2017年国家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新收入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 修订背景 :为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15)保持趋同,提升企业财务报告质量。 主要内容 :规范收入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明确合同履约义务、交易价格确认等核心问题。 实施时间 :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境内外同时上市企业及采用国际准则的企业需执行。 二、新政府补助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

2025-03-17 会计考试

2017年发布的收入准则规定

2017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CAS-14)是财政部对现行收入准则的全面修订,旨在规范企业收入确认、计量及相关信息披露,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以下是其核心规定和主要变化: 一、核心确认原则 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 旧准则以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新准则改为以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这一变化打破了商品与劳务的界限,更科学地反映经济利益流入的本质。 五步法模型

2025-03-17 会计考试

会计准则最早哪一年发布

我国会计准则的最早发布年份为 1978年 ,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1955年 设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会计准则》,为会计准则制定奠定基础。 1965年 中国单位会计准则开始普遍使用,1973年进行修订,标志着会计准则的初步建立。 1978年 发布《中国单位会计准则》(1978年修订),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形成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会计准则开始科学化改革。 后续发展

2025-03-17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