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会计制度前的利润表填写方法,综合相关会计准则和实务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一、利润表结构与核心公式
- 营业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资产减值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 + 投资收益(损失)
-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二、关键填列规则
- 时间范围
-
按季度报送报表的企业,需填写当季最后一个月的数据(如3月报表填3月数据,累计数填1-3月数据)。
-
年度报表需填写全年数据。
- 栏位填写
-
本期数 :反映当月实际发生额,中期/年度报表改为"上年数"。
-
上期数 :填写上年度对应期间的"本期数"(即上年度的年末数据)。
-
特殊项目 :营业外收支、所得税等需单独列示。
- 注意事项
-
营业利润是利润总额的主要来源,需重点审核其真实性。
-
净利润需扣除企业所得税后的金额。
三、示例填列流程
以某企业2022年Q2为例:
-
营业收入 :100万(主营业务) + 5万(其他收入) = 105万。
-
营业成本 :80万(主营业务成本)。
-
营业利润 :105万 - 80万 - 2万(税金) - 3万(费用) = 20万。
-
利润总额 :20万 + 1万(中奖收入) - 1万(罚款) = 20万。
-
净利润 :20万 - 9万(所得税) = 11万。
四、多步式利润表优势
通过分步计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可清晰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非经常性收支对利润的影响,便于财务分析。
五、常见错误提示
-
上期金额栏需严格使用上年度同期数据,不可用本年累计数。
-
营业外收支需单独列示,避免混淆。
以上方法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若涉及其他会计制度,需根据具体要求调整填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