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的收入确认五步法是企业在确认收入时需遵循的系统性框架,其核心步骤如下:
一、识别合同
- 合同存在性判断
确认合同是否真实存在,包括合同条款的明确性、双方权利义务的清晰度、交易价格的可测量性等。
- 合同条款审核
合同需具备商业实质,且企业有权执行合同条款,支付条款明确,履行结果可可靠预测。
二、识别单项履约义务
- 履约义务划分
将合同中企业承诺的商品或服务按可明确区分原则拆分,例如销售商品与提供安装服务若可区分则分别确认。
- 不可区分义务的调整
若履约义务不可区分,需采用整体法或分步法确认收入。
三、确定交易价格
- 价格构成分析
包含货币对价、非现金对价(如权益交换)、重大融资成分等,需按公允价值或成本模式计量。
- 可变对价处理
采用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考虑履约进度、时间等因素分摊。
四、分配交易价格至各履约义务
- 相对独立售价法
按履约义务的单独售价比例分配交易价格,若单独售价不可观察则需估计。
- 成本加成法
无法直接观察售价时,按成本比例分配交易价格。
五、确认收入
- 控制权转移时点
在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满足履约义务即可触发收入确认时点。
- 分期确认场景
对于长期合同,收入可按履约进度分期确认,例如软件服务按使用期限分摊。
补充说明
-
会计科目调整 :新增“合同资产”“合同负债”等科目,用于核算未履行履约义务对应的权利义务。
-
特殊场景处理 :涵盖附有质量保证条款、客户选择权、知识产权许可等复杂交易。
新准则通过五步法强化了收入确认的规范性,要求企业从合同签订到收入实现全流程管理,以提升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