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配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中国会计制度进入新阶段,主要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一、核心修订内容
- 会计核算基础升级
将“货币计量”概念升级为“资产负债会计基础”,重新组织会计核算框架,明确财务报表结构。
- 财务报表调整
新增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规范非主体持股、合同确认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核算。
- 公允价值计量强化
要求企业采用市场股权、债券等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计量依据,提升资产和负债反映的真实性。
- 财务信息透明度提升
增强披露要求,需披露会计政策、估计、关联方交易及关键风险等信息,辅助利益相关者决策。
二、重要原则更新
-
可靠性、可比性、完整性、及时性 :强化信息质量要求,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可比较且及时披露。
-
谨慎性、重要性原则 :要求企业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并重点关注重大经济事项。
三、管理与监督强化
- 会计人员职责明确
会计机构需依法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禁止伪造、变造财务资料,保障财务信息真实性。
- 内部控制与信息化建设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会计工作规范性。
四、国际趋同
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保持更高一致性,通过调整会计处理方法和披露要求,促进跨境财务报告的兼容性。
五、实施影响
-
短期 :企业需投入资源适应新准则,部分行业可能面临调整压力。
-
长期 :提升财务报告质量,增强投资者信心,助力经济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综合了财政部发布的官方文件及权威解读,涵盖准则修订要点、核心原则及实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