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高考政策在延续“3+3”模式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考试安排、录取机制及服务保障,具体新规定如下:
一、考试科目与模式
- “3+3”科目组合
-
必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满分150分/科,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
选考科目 :从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门中选3门(满分100分/科)
- 考试时间安排
-
全国统考科目:6月7日(语文、数学)
-
选考科目: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
-
外语科目含听力测试,一般安排在外语笔试前进行
二、赋分规则与等级体系
- 等级赋分制
-
选考科目成绩按从高到低排序,划分22个区间,每区间分差1分,起点赋分40分
-
例如:90-100分对应第1区间,70-89分对应第2区间,以此类推
- 成绩计算
-
总成绩=语文+数学+外语(300分)+选考科目(300分)
-
具体排名对应等级,不同高校及专业对等级要求可能不同
三、招生录取机制
- “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
高校设置多个专业组,考生根据选考科目报考对应专业组
-
录取时综合考虑统一高考成绩与选考科目成绩,按比例合成总成绩
- 招生计划调整
-
理科计划增加,文科计划可能缩减,考生需结合自身分数与专业需求选择
-
省属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中,报考省属院校数量受限(4-5所),且可能新增首考成绩要求
四、其他重要变化
- 技术保障与公平性
-
加强考试信息化管理,完善监测预警体系,防范考试舞弊
-
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交通、心理辅导等综合服务保障
- 报名与学籍要求
-
报名对象包括户籍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居民等,需符合相应条件
-
高中阶段需完成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五、改革意义
-
灵活性与个性化 :考生可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科目,打破传统文理科限制
-
科学性提升 :通过等级赋分和综合评价,更精准匹配考生与专业需求
以上政策体现了浙江高考在深化综合改革中,既保障教育公平,又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考生需关注本省《招生计划手册》及高校具体要求,制定科学备考策略。